珍珠奶茶介绍


“流疏鲸奶茶”的图片搜索结果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珍珠奶茶
珍珠奶茶(英语译名:Bubble tea, Pearl milk tea),简称珍奶,又称粉圆奶茶Tapioca (ball) tea)、波霸奶茶Boba/Poba milk tea)、泡泡茶(Bubble Tea的直译),是1980年代起源于台湾饮料,为台湾泡沫红茶粉圆茶饮文化中的分支,将粉圆(在此处又别称珍珠、波霸)加入香醇的奶茶中,另有“珍珠红(绿)茶”、“珍珠奶绿”等变种,由于口感特殊,所以受到广大的欢迎与回响,也成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饮料之一。近年来,环保意识抬头,许多民众改以脆笛酥、蛋卷、玻璃吸管、不锈钢吸管等材质来饮用此饮品。多年来,珍珠奶茶已从台湾流行至周边亚洲国家甚至世界各地。


早期仅有珍珠奶茶一种称呼。到了约1988年时,台南市海安路一家叫“草蜢”的小贩,取当时女星叶子楣身材的灵感,将珍珠奶茶改称波霸奶茶[注 1][1]。日后在南台湾日渐产生波霸指大粉圆、珍珠指小粉圆的说法。随着南台湾连锁店至北部展店,此种分类亦因此渐被台湾人接受。
在台湾以外,亦常见波霸“BOBA”或“Bubble”这名词。起因是1980年代末到北美洲台裔新移民仍以“波霸奶茶”作号召[注 2]加州各地因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“BOBA Tea House”、“BOBA Planet”、“BOBA World”等等茶坊,现时非台裔居民依然满口“BOBA”或“Bubble”。他们会用英语向柜台的服务生说:“Give me latte, and add some BOBA in, please.”(latte是牛奶),加点“波霸”),“波霸”亦已成为粉圆的代名词[2]

在台湾80年代中期泡沫红茶成为台湾饮料的主流风潮后,珍珠奶茶悄悄出现在许多茶饮店的菜单中。
台湾有二间店铺宣称是珍珠奶茶发明者,一是台中市春水堂,一是台南市翰林茶馆
其起源有一说是由春水堂商品部茶总监林秀慧(时任创始店店长),于1986年将粉圆加入奶茶中,成为朋友间的特调私房茶,起初只与顾客分享,后来因为颇受好评,便于1987年正式挂牌上市。而圆润具光泽的黑粉圆滚动于奶茶中,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,故以“珍珠奶茶”定名,至今成为台湾国饮。
另一说是由翰林茶馆涂宗和先生于1986年在鸭母寮市场看到小贩卖的白色粉圆得到灵感,将买回煮熟的粉圆,加入奶茶里试做,发现口感甚佳,因而发明出第一杯珍珠奶茶,因白色粉圆晶莹剔透如珍珠而命名“珍珠奶茶”,之后粉圆加上黑糖才改为黑色今貌;[3]现在门市仍可买到黑、白珍珠两种茶饮。 为了争论谁是发明珍珠奶茶,翰林茶馆和春水堂曾互相告到台湾法院[4],亦因为这两家店皆未申请到专利权或商标权,才使得珍珠奶茶成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国民饮料
1990年代前半,珍珠奶茶渐出现于泡沫红茶店的菜单。由于泡沫红茶店是咖啡店在台湾流行之前,上班族谈生意与学生聚会的热门场所,珍珠奶茶开始广受学生喜好。接着,在学校附近或补习班密集的地区、夜市等,逐渐出现珍珠奶茶的摊贩。1990年代后期,有业者引进“自动封口机”取代传统杯盖。许多新的投资业者,如乐立杯、休闲小站、大联盟、快可立等,采用自动封口机开始拓展连锁外带饮料店业务。自此,外带式的珍珠奶茶店成为主流,也因为连锁店的参加,商人开始将珍珠奶茶拓展到全世界,成为台湾国际知晓的知名食物之一。
1990年代珍珠奶茶登陆香港,台湾的连锁店快速地在香港各区开业,譬如休闲小站、快可立等。



比如: The KOI tea,贡茶/贡荣(GONG CHA),鹿角巷(The Alley),皇茶(Royal Tea),茶太(Chatime),Regiustea,tealive,Leaf&Bean,Chai Yo,十分车站,熊黑堂,Hail‘s Dessert & Soft Serve CAFE,OTEA 叶之味,HeyCha,CHIZU,神秘茶,HANADA,福酷乐,鲜茶工坊,黑丸,老虎堂,盼茶,这间茶室,Tea Three,Tea Aroi,La Taste,茶社,幸福堂,琉璃鲸,手做功夫茶等等。






“幸福堂奶茶”的图片搜索结果“流疏鲸奶茶”的图片搜索结果


“鹿角巷奶茶”的图片搜索结果


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槟城虾面介绍

叻沙(Laksa)介绍